只有精準選人,才能精準扶貧。精準扶貧選派官員,要完善機制標準、嚴格程序,劃定重點范圍突出履職能力,堅持選賢用能。重點從基層中選拔,他們在基層經受了鍛煉、接受了考驗,增進了感情、增長了才干;重點從后備干部中選拔,他們胸懷使命感、肩負責任感,工作能力強、進取意識強,扶貧惠群眾、自身也受益;重點從新提拔干部中選拔,他們想干事、能干事。同時,注重因地制宜選拔,山區、庫區、老少邊區,資源烹賦不同、經濟基礎不同、人口素質不同、發展模式不同,應把脈對癥選人,因人因地施策,與相關部門結對共建,精準滴灌、靶向扶盆。
精準選人用人,同樣也離不開精準監管。干任何工作,能力不強當然會履職不力,但能力強也可能履職不力,原因是什么?監督不力導致不作為。有的單位對選派干部日常覆職不管不問,致使有的選派干部覺得做多做少一個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的選派干部跑跑項目、搞搞慰問,其他黨政事務很少過問,掛名不出力,在職不盡責:有的確實真脫產、真駐場,但與老百姓坐不到一條板凳上。選對人、用好人,必須健全管理、考核、保障、獎懲等配套政策和工作機制,念起監管緊箍咒,推動精準扶貧精準實施。
解決了誰來扶的問題,扶持誰怎么扶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精準選人、精準監管,選派干部才能為老百姓服務,體察民情,精準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