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國際科學合作組織“全球碳計劃”(GCP)發布《2022全球碳預算報告》?!秷蟾妗分赋?,預計2022年全球碳排放量為405億噸,90%來自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碳排放相較去年增加1%;如繼續保持當前碳排放水平,全球升溫幅度有50%的概率將在9年內突破1.5℃。
氣候變暖已成為全球人類共同面對的難題,為有效控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對氣候升溫造成的嚴重影響,在當前國際環境中,“碳排放”風靡全球,成為各行各業熱門詞匯,諸如碳排放總量核算、碳排放配額交易、企業碳排放管理等相關職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碳排放·職業標準
去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了《碳排放管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征求意見稿),就標準進行公開征求意見。這成為了我國碳排放管理員職業能力建設工作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將對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專業人才培養工作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標準》將本職業共設六個工種、五個等級。
碳排放檢測員、碳排放核算員、碳排放核查員、碳排放交易員、民航碳排放管理員等五個工種共設五個等級,分別為:
·五級/初級工
·四級/中級工
·三級/高級工
·二級/技師
·一級/高級技師
其中,五級/初級工不分工種,統稱碳排放管理員五級/初級工。
碳排放咨詢員共設三個等級,分別為:
·三級/高級工
·二級/技師
·一級/高級技師
《標準》還對碳排放管理從業人員職業內容進行了科學界定,對各等級從業人員技能水平和理論水平予以了明確規定,將是開展碳排放管理員職業教育培訓和技能等級評價的基礎。
碳排放·探索發展
在全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新時代背景下,除了新興職業的蓬勃發展,各行各業都在探索中發展前行,探索雙碳環保的應用情況、質量規范、計價標準等。
去年,公路行業為深入了解《公路工程建設項目投資估算編制辦法》(JTG 3820-2018)及配套指標、《公路工程建設項目概算預算編制辦法》(JTG 3830-2018)及配套定額的使用現狀,深入了解環保、雙碳、綠色、節能等在公路行業中的應用情況,為后續專項定額的制定工作提供依據,交通運輸部路網監測與應急處置中心要求全國各省市開展《18定額》使用現狀調研。
在國家積極健全、全力推行碳排放管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之時,中乾立源緊隨時政,專門組織了一批公司技術骨干學習、研究碳排放相關工作,進一步探索咨詢服務企業在碳排放領域發展的空間,助力企業多元化發展。
碳排放·案例分享
經過公司技術骨干的研究與學習,對建筑項目的碳排放計算標準與計算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與認識,在此分享于各位讀者共同交流探討。
在我國,2019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的《建筑碳排放計算標準》(GB/T 51366-2019)是適用于新建、擴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的運行、建造及拆除、建材生產及運輸階段的碳排放計算。
◆建筑碳排放計算范圍
《建筑碳排放計算標準》(GB/T 51366-2019)采用全生命周期的方法計算碳排放量。建筑從材料生產至最終回收的一系列前后銜接的階段,包括建材生產及運輸階段、建造階段、運行階段、拆除階段。計算邊界則為與建筑物建材生產與運輸、建造及拆除、運行等活動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的計算范圍。
· 建材生產及運輸階段——碳排放應為建材生產階段碳排放與建材運輸階段碳排放之和。
· 建筑建造階段——碳排放包括完成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產生的碳排放和各項措施項目實施過程產生的碳排放。
· 建筑運行階段——碳排放計算范圍包括暖通空調、生活熱水、照明及電梯、可再生能源、建筑碳匯系統在建筑運行期間的碳排放量。
· 建筑拆除階段——碳排放應包括人工拆除和使用小型機具機械拆除使用的機械設備消耗的各種能源動力產生的碳排放。
◆建材碳排放計算方法
· 建材生產過程碳排放核算辦法
《建筑碳排放計算標準》(GB/T 51366-2019),建材生產階段碳排放計算式如下:
式中:
CSC——建材生產階段碳排放(kg CO2e);
Mi——第i中主要建材的消耗量;
Fi——第i中主要建材的碳排放因子(kg CO2e/單位建材數量),按標準附錄D取值。
建筑的主要建材消耗量可通過查詢設計圖紙、采購清單等工程建設相關技術資料確定。
建材碳排放因子選取一般有以下兩種方法:
方法一:建材生產階段的碳排放因子選用經第三方審核的建材碳足跡數據。
方法二:按《建筑碳排放計算標準》(GB/T51366-2019)“附錄D 建材碳排放因子”中的數據計算。
某裝配式建筑項目案例的建筑材料類別與材料消耗量如下表所示,建材碳排放因子根據經第三方審核的建材碳足跡數據與標準附錄D數據計算,可得到建材生產階段碳排放量(kg CO2)。
· 建材運輸過程碳排放核算辦法
《建筑碳排放計算標準》(GB/T 51366-2019),建材運輸階段碳排放計算式如下:
式中:
Cys——建材運輸過程碳排放(kg CO2e);
Mi——第i中主要建材的消耗量(t);
Di——第i中主要建材平均運輸距離(km);
Ti——第i中主要建材的運輸方式下,單位重量運輸距離的碳排放因子[kg CO2e/(t·km)]。
建筑的主要建材消耗量可通過查詢設計圖紙、采購清單等工程建設相關技術資料確定。
運輸距離取值一般采用以下兩種方法:
方法一:主要建材的運輸距離優先采用實際的建材運輸距離。
方法二:按《建筑碳排放計算標準》(GB/T51366-2019)“附錄E 建材運輸碳排放因子”的默認值取值,即混凝土的默認運輸距離值為40km,其他建材的默認運輸距離值為500km。
運輸過程碳排放因子取值方法:按《建筑碳排放計算標準》(GB/T51366-2019)“附錄E建材碳排放因子”中的數據計算。
某裝配式建筑項目案例的建筑材料運輸距離、運輸方式、運輸重量如下表所示,建材運輸碳排放因子根據標準附錄E數據計算,可得到建材運輸階段碳排放量(kg CO2)。
以上為本次案例分享建筑項目全生命周期中建材生產及運輸階段的碳排放核算方法的全部內容,若讀者朋友對碳排放核算產生了濃厚興趣,不妨共同探究一下其余階段的碳排放核算方法。
在全球氣候變化不容樂觀的背景下,各個國家嚴格控制碳排放的計劃與措施至關重要,由此而生的碳排放相關職業、產業則迎來了新時代的曙光。中乾立源緊抓機遇,邁出了碳排放領域研究探索的第一步,希望為國家的雙碳目標、全球的氣候問題貢獻一份綿薄之力。